
2011年,李炜赴美留学,2020年年底回到祖国,加入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,并出任微纳光子学与材料国际实验室主任。
2024年5月15日,李炜团队在《自然》发表了题为“Dispersion-assisted high-dimensional photodetector”的论文。长春光机所是第一完成单位,这也是该所成立72年来首次在《自然》发表论文,实现了零的突破。
1989年出生的李炜,用自己刻苦钻研的足迹,累积着他的爱国之情、报国之志。
逐光启程,海外求学志
1989年出生的李炜,在青春岁月里便对科研怀揣着炽热的梦想。大三那年,为了追寻更广阔的科研天地,他毅然决定毕业后出国留学。
李炜本科的专业是热能与动力工程。在学习过程中,他对太阳能有了一些了解后,意识到“太阳本身是一个大光源,这让我对光产生了浓厚兴趣,并决定在本科毕业后,转而攻读光学相关的博士学位”。

2011年,李炜从哈尔滨工业大学本科毕业后,凭借着不懈的努力和坚定的信念,成功申请到全美前二十名名校的博士全额奖学金,踏上了赴美留学的征程。在随后的近10年时间里,他先后在美国范德堡大学、斯坦福大学潜心学习和科研。在异国他乡的实验室里,李炜日夜钻研,不放过任何一个探索科学奥秘的机会。他的努力没有白费,在光子学和热科学的交叉领域逐渐崭露头角。
“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,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。”李炜回忆,在美进行学习和科研工作期间,他已经明显感觉到祖国科技创新发展环境的积极变化,尤其对基础科研以及青年科研人员的大力支持。这对李炜而言,是鼓舞,是激励,更让他深感责任在肩,尽快踏上归程。
毅然归国,扎根吉林热土
2020年底,在国外已取得优异成绩的李炜,面临着诸多选择。美国知名高校向他抛来橄榄枝,提供丰厚的待遇和充足的科研经费,但他回国的想法坚定不移。“决定回国的想法,其实在十多年前出国时就已经决定了。”李炜坚定地说道,“为国家科技发展建设出力所带来的成就感,是再多物质条件都无法替代的。”

回国后,国内几所知名高校纷纷向他发出工作邀请。经过慎重考虑,李炜选择加入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,出任微纳光子学与材料国际实验室主任。“长春光机所是全国最高水平的光学研究机构,而且吉林省和长春光机所对人才的重视让我深受感动。”李炜解释道。事实也正如他所料,在他回国后,吉林省各级部门和长春光机所给予了他的科研团队全方位的支持,从科研平台搭建、政策扶持到后勤保障,为他的科研工作营造了良好的环境。
攻坚克难,实现科研突破
加入长春光机所后,李炜迅速投入到科研工作中。2022年3月,正值科研攻关的关键阶段,一场突如其来的困难摆在了李炜和他的团队面前。许多实验装置和元器件无法及时运送到实验室,这无疑给科研工作带来了巨大阻碍。但李炜和伙伴们没有丝毫退缩,他们充分利用实验室留存的元器件,自己动手搭建实验装置。在有限的条件下,凭借着智慧和毅力,试着创造出无限的可能。那段时间,实验室里灯火通明,大家日夜奋战,最终成功克服困难,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科研成果。
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,李炜高度重视团队合作的力量。他先后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、日本东京大学、清华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院校引进多名优秀青年骨干,组建了一支作风优良、能打胜仗的年轻队伍。在团队组建后的4年多时间里,他们聚焦热辐射的光子学特性和多维光场信息调控前沿研究,不断探索,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。

2024年5月15日,李炜团队的研究成果以“Dispersion-assisted high-dimensional photodetector”为题在《自然》杂志发表。“我们在国际上首次利用单个器件、单次测量,实现了高维度光场的光谱、偏振、光强等信息探测。”李炜介绍道。这项研究的成功,离不开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。
开拓创新,展望科研未来
在取得重大科研突破后,李炜并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。他带领的科研团队继续在基础研究前沿探索,同时积极尝试解决应用难题。在李炜看来,基础研究追求创新性和极限,应用研究追求可靠性和稳定,虽然两者看似不同,但发现问题、分析问题、解决问题的内核是相通的。
作为微纳光子学与材料国际实验室主任,李炜积极推动实验室的国际化发展。他从美国、日本、法国等引进多位高水平科研人才,还积极推动实验室与国内外顶尖高校研究机构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,希望不同国籍、不同学术背景的科研人员能够优势互补、形成合力,做出更多在科学领域产生重要影响的成果。
李炜透露,团队正在研制的元器件将进一步扩大光学参数的探测范围,实现超宽带和高分辨率探测,未来这些成果将服务于遥感探测、分子药物探测等领域。
“东北的冬天是寒冷的,但是想干事业人的心是热的。”李炜坚定地说,“我和我身边的每一位科研人员,将扎根吉林这片热土,怀揣梦想,心系国家,为祖国的科研事业发光发热。”在科研的道路上,李炜将继续逐光前行,书写属于他和团队的辉煌篇章。
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
记者 于洋
摄像 李煦
制作 马瑞
初审: 郭龙
复审: 郭帅
终审: 张彦梅
吉网新闻热线:0431-82902222